级别: 八级会员
UID: 1018996
精华: 0
发帖: 1810
威望: 1000 点
金钱: 122500 RMB
贡献值: 296 点
注册时间: 2019-10-01
最后登录: 2025-01-24
0楼  发表于: 2021-12-03 21:50

32国取消中国出口普惠待遇,外贸要变天了?真正挑战还在路上

32国取消中国出口普惠待遇,外贸要变天了?真正挑战还在路上


疫情已经两年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当人们回望2021年,一定首先会想起两大新冠变种病毒的变态恐惧,美联储撼动全球市场的威慑力量,中国曾经的行业首富从聚光灯下消失的身影……

但,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件发生在最后一个月的大事。

2021年12月1日,中国被西方社会“宣判”为发达国家,至少提前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进入这个行列。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今天早上,一则重磅消息在到处流传。

从12月1日起,欧盟成员国、英国和加拿大等32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取消中国出口产品的普惠制待遇,全球仅剩挪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三国仍然保留。

中国海关总署也在官网上证实了这个消息,称自2021年12月1日起,对输往欧盟成员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和列支敦士登等地货物,不再签发普遍优惠制度原产地证书。

这两个举措属于一体两面。



那么,到底啥叫普惠制呢?

普惠制其实是部分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关税待遇优惠。(有的人把它和WTO的最惠国待遇混为一谈了)。



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

发达国家给中国的这个普惠待遇,其实就好像我们去游乐场时看到的“身高1米以下儿童享受半价”,是一个特殊安排。

中国此前就有一份根据它而制定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可以让企业们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时享受3%-10%的关税优惠。

当今世界上,有38个实施普惠制的国家。除美国外,其余37国都曾给予过中国普惠制优惠关税待遇。它们包括欧盟27国,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瑞士、挪威6国,列支敦士登由于其关税由瑞士管理,所以也包含在内。欧洲以外还有4个国家,它们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

全世界最早建立普惠制规则的地区,是欧共体。

1971年,欧共体允许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以低于正常关税的税率进入欧洲市场,宣告了普惠制的出台。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产品的技术、工艺、质量,各方面都要碾压发展中国家。真要平等贸易,发展中国家肯定妥妥的吃亏。

面对实力差距,发展中国家肯定是不愿意和发达国家一起玩。因此,欧盟为了确保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能够顺利进行,就降低关税让一点甜头出来,好让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到了1995年,欧盟进一步建立了“毕业制度”。普惠制方案中的国家一旦“毕业”,将不再享受普惠待遇。

也就是说,欧盟会定时考核普惠制方案中国家行业的发展水平,一旦达到标准,就不再能享受欧盟给予关税红利了。

事实上,欧盟的普惠制本身也不断在收紧。这些年来,毕业制度的考核越来越简化,受惠国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2014年,享受欧盟进口优惠的176个国家和地区减至75个,享受优惠的进口总值从2009年的600亿欧元减少到约377亿欧元。

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超过了一万美元,但相比发达地区,我们的人均 GDP 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欧盟的四分之一,妥妥的发展中国家。

然而,欧盟可不管这些。

在它眼里,你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这么强了,是个成熟的大人了,不能再走儿童通道,必须买“全票”。

现在, 32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取消中国出口产品的普惠制待遇,相当于中国“被毕业”了!

欧盟这些年,是越来越玩不起了。

中国从普惠制中“毕业”,成为所谓“发达国家”之后会怎么样?

很简单。

欧盟会以一个“发达国家”的身份来要求你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中国会丧失在国际贸易中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在世贸组织规则下,这些优惠待遇主要有五大类,150项。

第一类:较低水平的义务;

第二类:更灵活的实施时间表,即较长时间的过渡期安排;

第三类:发达国家尽最大努力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开放其货物和服务市场;

第四类:对最不发达国家更优惠的待遇;

第五类:技术援助和培训人力资本。

这些中国原本拥有的优惠,将会一点一点地被蚕食殆尽。

首当其冲的是第三类。在过去,第三类规则给中国商品打开了全世界的市场,仅这一点就助推中国登上今时今日全球第一进出口大国的地位。

但未来要反过来,中国要尽最大努力开放自己的市场,接纳全球商品,同时接受剧烈变动的价格和残酷的国际竞争。

还有以后可能被撤走的技术援助和培训人力资本……

今天消息出来后,我看到网上一片捶胸顿足,悲怨嗟叹,哀嚎之声不绝于野。

有些人解读为,中国又要被西方世界围堵了,新的贸易战正席卷而来。

有些人则认为,中国外贸出口要熄火了,一大波出口企业要关门了,更大的危险要来了。



还有的头头是道:这次欧盟等多国取消对华关税优惠待遇,会影响到中国的一些低利润及需要大量劳工的产业。受影响的外资工业产业可能加快将其生产基地迁移至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为此,有些人进一步联想到,楼市被锤,出口还被孤立,内循环必须要加速了,否则风险很大。

仿佛新的一轮世界产业大洗牌要开始了,全球都会受到影响。



莫慌!

这些真的是过度解读了。

事实上,欧盟取消中国普惠待遇这件事,也并非是什么新闻,而是彻头彻尾的“旧闻”。6年前,欧盟就开始了对中国的“围剿”。

2005年,欧盟取消了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普惠待遇,工业制成品中只剩两种继续享受普惠待遇。

2015年1月,欧盟取消了中国所有产品的普惠待遇。影响力第二大的日本,也早在2019年就取消了给予中国的普惠待遇。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持续多年的渐进式影响过程。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早就被抡过一遍了。该怎么样的承压,我们都走过来了,基本都是“过去式”了。

没啥了不起。

此次从12月1日开始取消中国普惠待遇的国家,真正算起来只有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列支登士敦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

就算再加上10月12日,取消中国普惠制产品优惠的俄罗斯、白俄罗斯等5国,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

所以大家切莫慌了手脚。

真正应该引起警惕的是,是接下来我要说的三件大事。

闷声发大财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会迎来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靠收购外企实现产业升级的道路已是壁垒森严,中国只有靠自己苦修内功了。

11月23日,浙江吉盛机械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交的一份官方文件显示,意大利总理马里奥· 德拉吉,自其今年2月上台以来,第三次利用黄金权力法则否决了一项中企收购计划。

而2012年-2019年间,意大利也才用过一次。2020年再用过一次,今年频率格外密集。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浙江吉盛机械有限公司是个什么来头?之前完全没听过啊。

没听过就对了,毕竟树大招风。难道你还指望从新闻上看到华为或者中字头的企业去进行海外收购吗?

今年7月30日,吉盛机械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成立合资公司Kesheng Equipment。吉盛机械注资9750万美元,占股65%,美国应用材料注资5250万美元,占股35%。同时,Kesheng Equipment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意大利的丝网印刷设备业务、在新加坡的晶圆测试设备业务和在中国的资产,其计划生产的产品主要将应用在光伏、保健、汽车、消费电子和其它领域。

这一次,意大利政府阻止的,正是Kesheng Equipment收购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意大利的丝网印刷设备业务。消息人士指出,意大利工业部长吉奥吉耶蒂曾建议否决该收购案,认为这可能会对战略性的半导体行业带来影响。

在核心技术领域,美国有当今的顶尖科技,欧洲有大量存量科技,但中国能跟谁要技术呢?中美科技争端后,大量事实表明,中国再想通过合法的市场渠道染指核心技术,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

有钱就能买?别天真了。

在长期的国家利益面前,只靠钱往往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软仓、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馏机、高端轴承钢……中国制造在许多关键技术领域,都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很大差距。未来的自主科创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贸易壁垒有了新的玩法。

包括“碳税”和“数字税”等。

今年3月10 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计划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力国家的某些产品征收进口碳关税。

目前,欧委会仅对5个碳泄露风险最大的类别征收碳关税,分别是水泥、电力、农药、钢铁和铝相关产品;但从长远看,欧盟后续极有可能扩大行业和产品范围。未来,欧盟还有可能纳入造纸、玻璃和化工产品。

这些很多都是中国的重点出口产品,这些产品,也恰恰多集中在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基础性产业。这些产业在国内承载了大量就业,也是中国在国外被反倾销的重灾区。眼下,它们都要参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碳排放价格,缴费购买相应的碳含量交易许可。

而欧盟的碳交易价格正在快速攀升,已经突破了60欧元/吨。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的碳交易价格,则还不到100元人民币,不到欧盟的五分之一。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出海成本正在提升,难度正在逐步加大。与欧洲本土的企业相比,有相当的竞争劣势。

你说,我们不跟欧盟玩了,行不行?

想都别想!因为受到欧盟的激励,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将碳定价、碳关税看做全球贸易的核心问题。

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施行“双碳”减排政策的原因。如果不尽快进行“双碳”转型,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海外投资、项目建设与融资方面,会受到国际碳定价的很大牵制。

中国已经不能再等了。

但如果,中国突破了这些贸易壁垒,对经济就是划时代的影响。

因为贸易壁垒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它是游戏的准入门槛,要么花钱买门槛,要么拜拜。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倒逼国内产业升级,走向绿色环保的发展路径。

第三,澳大利亚起到了负面效应。

立陶宛不是第一个蹦跶出来,怼中国的西方国家,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据《外交政策》杂志报道,2020年5月,为了回应澳大利亚的外交挑衅,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小麦、羊毛、龙虾、糖、铜、木材征收了大规模关税。

于是这一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损失了54亿澳元(约合40亿美元),但在其他地方开拓了44亿澳元(33亿美元)的新市场。10亿澳元的净亏损仅占澳大利亚出口的0.25%。

到了2021年,由于铁矿石价格飙升,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价值实际上增长了10%。



换句话说,澳大利亚玩火之后,没有太大的“损失”。这可能会起到“示范效应”。

澳大利亚是西方社会里少有的资源输出性国家,相对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与中国公然对抗固然会使其遭受一定的贸易损失,但仍然能够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找到合适的中下游卖家。具备这种优势的西方资源国虽然不多,但仍然值得中国警惕。

当然了,谁也无法阻挡中国的和平崛起。

在构建内循环为主的新经济格局中,中国必然会修炼出更强大的体魄。未来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中,中国也会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身份,推动全球产业链条的升级。

从明年开始,重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就将正式生效。中国开始引导和重塑当下的游戏规则,建立外贸朋友圈。加之中欧投资协定,以及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开门做生意,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广。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中国将有力支撑起疫情下脆弱的国际经贸。

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

级别: 五级会员
UID: 700230
精华: 0
发帖: 1349
威望: 55 点
金钱: 9229 RMB
贡献值: 249 点
注册时间: 2018-11-09
最后登录: 2025-01-24
1楼  发表于: 2021-12-04 17:06

有挑战就有机遇